廣汽作為中國汽車的“華南虎”,一直是中國汽車國企的領軍型企業。在以往的發展歷程中與日本的豐田本田深度合作,賺得盆滿缽滿,廣本雅閣和廣豐凱美瑞曾幾何時幾乎都是高端家用車的代名詞。在每個“80”后的回憶里,現代簡約的造型、柔軟舒適的皮質大沙發、給力到盛夏如在冰窖的空調系統、隨叫隨到又有點肉的動力系統、舒適的懸掛、靜謐的車內、魔術一般的車內大空間和隨處可見的小的儲物空間和杯架掛鉤。廣汽三菱的歐藍德還有高端的謳歌也是多少人的夢中情車。上世紀90年代初到20頭20年,廣汽的日系合資車幾乎橫掃中國汽車市場,各個爆款,款款供不應求,加價提車和排隊等車就是常態。4s店的銷售鼻孔朝天,牛的不可一世。
然而,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原來有多狂傲,現在就有多凄慘。隨著新能源浪潮的興起和汽車智能化的浪潮,日系車快速勢微。三菱退出中國,本田和豐田風光不再。廣汽的三頭現金奶牛迅速的凋零,只剩一地雞毛在風中凌亂。
好在廣汽傳祺還能支撐以及新能源品牌埃安強勢崛起,廣汽才能得以喘息。但是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廣汽再也不能回到過去躺著賺錢的快樂時光中去了。但是,廣汽扎實的技術基礎和多年的合資車經驗在這時發揮了作用,廣汽在新能源時代的大招不斷,埃安U鸚鵡龍埃安V霸王龍和埃安Y,都是各自細分領域的翹楚。但是,在中低端車,廣汽面對byd和零跑等車企圍追堵截。市場份額已經到頂。眼瞅著高端車豐厚的利潤被理想、比亞迪、華為系等車企瓜分。實在是心急眼熱啊。
于是廣汽旗下新能源高端品牌昊鉑品牌誕生。經過幾年的不溫不火、不冷不熱和無人問津,廣汽急需一款能代表自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設計、技術之大成的標桿車型。于是乎,昊鉑HL 應運而生。
先說問題,第一就是昊鉑是個新成立不久的品牌,缺乏個性化和品牌溢價,在群眾中知名度不高。
第二個就是英文字母的命名方式有些草率。HL是否可以理解為又高又靚。high light高光的英文縮寫。或者是high and long,簡單粗暴地把車型的特點表示出來,就是又高又長。簡單粗暴的英文字母命名很可能折戟沉沙。
第三個,車型無論智駕還是電車技術都是平常,沒有顛覆式創新。而且,自研技術少,大多是采取與供應商合作研發的方式。自主權不夠。
車型優點也很突出。
第一點,就是技術成熟穩定,做工用料扎實。這點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絕對算得上優點。小米和問界的兩例事故給所有新能源車企敲響警鐘,造車是關系駕駛員和乘客身家性命的大事,不是寫幾頁ppt,在發布會吹吹牛就能搞定的。造車新勢力最缺乏的是技術成熟度的長期驗證和各種極端工況的嚴酷考驗。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要么追求極致的性價比,要么追求炫酷奪人眼球的新技術。凡是作為一款家用車,安全穩定長久可靠耐操難道不是一輛車的基礎嗎?出了事故門打不開,來不及逃走被困在車里活活燒死的案例真的不少了。對汽車來說,嘗鮮一時爽,成為車企的實驗小白鼠就不一定很爽了。廣汽傳祺的燃油車我開過,做工用料和調教非常扎實。可以說,廣汽自主車型還是十分低調務實的。無論是故障率還是可靠性都經過了時間的考驗。

第二點,深厚國資背景,廣州市政府背書。這幾年,新年能源車企的接連倒閉成為了互聯網和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從跨行的樂視汽車、恒大汽車到威馬汽車、極越汽車、哪吒汽車、拜騰汽車、高合汽車,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燈一樣。選擇新能源汽車就像找另一半一樣,一定要慎重。對于沒有政府和國資背書的車企,還是要慎重。

第三點,中庸低調,符合中國人的家用需求。車的本質是用來用的,絢麗的外觀不如實用多樣的內部空間實在。實用、實在始終是中國人買車的第一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