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車帝的測試,又火了。
最近,懂車帝一次性拉了36款熱門車來,做了10來項輔助駕駛的測試對比。
常規的輔助駕駛測試,像場地里測個AEB、停車場比個自動泊車啥的,大伙兒看得太多,都見怪不怪。
但懂車帝和央視聯合這次整的活,全是在真實道路上搞的,不光有城市道路,還專門封閉了一條高速道路,脖子哥也是第一次見到還有這么玩的。而且它這個測試的難度,多少有些變態。
比如這個消失的前車。高速上頂著限速跑,前面大車突然往左變道,然后冒出個故障車,但此時你左邊快車道還全都是演員車輛,卡著不讓你變道。這會兒是該剎車還是變道,非常極限。
還有高速遇到野蠻加塞。在匝道并入的路段,你在最左邊走跑著,中間是實線道,然后右邊車突然強行加塞,留給你剎車的時間很短。
最難的當屬這個“撞豬”項目。高速上一頭野豬突然以10km/h的速度橫穿馬路,這時候別說智駕了,就是換了人來開,保不準都得撞上。
有網友還根據視頻,搞出了一個撞豬榜單。
光是這些畫面,就能把大伙兒的胃口吊起來了。論噱頭,懂車帝這次營造得足足的。
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這次的結果,在高速事故場景模擬中,表現最好的是特斯拉的兩款車。六個項目中,Model 3撞豬失敗,其余5個都通過;Model X在臨時施工場景失敗,其余5個也都通過。
大伙兒印象里智駕比較好的華為、理想、小鵬等廠商,通過率都沒有特斯拉高。
這結果一出,搞得大洋彼岸的馬斯克都第一時間在X上炫耀:這還是特斯拉在沒有本地訓練的情況下做到的,再努努力,爭取做到6項全過。
好家伙,真讓老馬給裝到了。
而另外一邊,鴻蒙智行、問界、智界只說了四個字:不予置評。
從兩邊截然不同的態度,大伙兒也能看出來,圈子有不少人,對于這個測試是有爭議的。因為很多人發現,這次測試的標準沒有統一。
爭議最大的是消失的前車這個項目,首先是測試中車輛速度不一樣。
懂車帝的操作,是把所有車輛的駕駛輔助速度設定為限速偏移+10%,然而實際上因為不同車子策略不同,有的會跑到130km/h,有的是在120km/h內。
車速不一樣,意味著即便兩臺車在同一個點同時剎車,可能最終車速高的撞上了,車速低的沒撞上。
另一個沒有統一的,是和前車的距離。
按照懂車帝的說明,他們是把所有車的跟車距離調為中間檔位。
但因為不同車型的判定策略不一致,實際上大家的跟車距離差異蠻大的。
有博主發現,測試里前車往左切出的時候,有跟得近的,只隔3條白線,有跟得遠的,隔了有7條白線。
毫無疑問,跟得遠的車,有更多時間留給智駕決策,在這一項有天然優勢。所以這個測試,看起來是在比AEB,其實更是在比誰的跟車距離遠。
所以在實際測試里,我們發現駕駛策略非常慫的車輛,反而有可能在這個環節拿到比較好的結果。
有人因此覺得,這些變量沒控制好,所以這個測試更像是個噱頭,沒有意義。
的確,這個測試其實無法真實的代表各大廠商的智駕真正水平如何,也不能代表各大廠商的智駕安全性到底如何,因為它本身就不是一個方方面面都考慮到,標準全面的測試。
由它衍伸出來的榜單,更是沒有什么意義。比如,特斯拉看起來綠色合格項更多,但是你能說在城區里面瘋狂 “ 闖紅燈 犯交規 ” 的特斯拉 FSD 就是最安全的嗎?
不過我倒是覺得,懂車帝系列視頻雖然無法做到上述這些,但其實這個不嚴謹的測試也證明了,在極端場景面前,任何輔助駕駛都不能百分百保命。哪怕是經過了幾十萬車主認證 “ 遙遙領先 ” 的華為智駕。。。
這次的測試放到真實高速上,車子的輔助駕駛可以開啟全部功能,而設定的場景比如施工路段、卡車拋錨,都是我們日常能碰見的。
你可以看到,六項測試中,沒有車能全部通過,也沒有一項的整體通過率能超過50%。而那些通過的車型,只是代表這一次通過了,同樣的場景如果再試一遍,可能也會失敗。
前兩年,國內廠商在智駕上的宣傳過于激進,讓不少人以為智駕的上限很高,甚至出現有人在高速上開車睡覺這樣極度不負責的做法。
很多時候,因為車輛的智駕水平在不斷提升,越來越能處理絕大部分路況,而給了車主們很強的信心,認為它無所不能,從而松懈了智駕時對路況的專注度。
其實,這種幸運是因為大家還沒有遇到那 0.01% 的 coner case。
懂車帝的這個測試,讓大家看到,現在咱用的依然只是 L2 級輔助駕駛,雖然它的技術有在進步,但能力依然有限,特別是在極端場景下,很容易犯錯。
脖子哥也勸一句,對于比較依賴智駕的車主,在使用智駕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效率優先,而是安全優先。
比如調低車輛速度上限、加長跟車距離,能夠給自己在面對極端情況時更長的反應時間。
最后我想再重復一下我的觀點,這次懂車帝測試衍伸出來的“榜單”是沒有任何意義,它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我們汽車部一直重復,也是有關部門最近一直強調的:輔助駕駛有上限,但更有局限。
生命只有一次,任何的情況下,小心總是沒錯的,把駕駛完全交給機器時,想想自己能不能承受 0.01% 的 coner case 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