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六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208.5萬輛,同比增長18.2%、環比增長7.6%。國家“兩新”政策的加力擴圍拉動效果突出,6月乘用車零售、批發、出口均創近年來歷史新高。
具體到轎車領域,六月份共售出新車94.8萬輛,同比上漲18.2%、環比上漲8.7%。受新能源滲透率升至53.3%影響,轎車領域新能源車與入門小型車仍為主角,下面我們具體去看排名情況。
當月轎車領域的銷冠仍然為吉利星愿,共售出新車超過四萬輛。就是這樣一臺精品入門小車,已連續多月登頂,最主要原因便是入門的價格、便利的代步實用性。與此同時,標配快充、智能互聯系統的它,為用戶提供了極佳的使用體驗,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還能持續熱銷。
與吉利星愿同為入門小車的海鷗,6月份排名下滑兩位至榜單第四,但30708輛的銷量成績也算不錯。出色的實用性與代步體驗同樣為其熱銷的根本原因。很顯然,在如今的增換購潮中,入門精品小車擁有居高不下的熱度。不過,對于后來者而言,想要突破它倆的封鎖,難度確實有點大。
當月轎車榜單亞軍、季軍被比亞迪秦PLUS新能源與秦L摘得。作為比亞迪轎車領域的銷量擔當,這兩款車擁有極佳市場號召力,無論是C端還是B端,均掌握大量用戶群體。特別當智駕系統下放后,它倆的競爭力再次得到提升,已連續多月交出不錯成績。
再往后便是五菱宏光MINIEV,這臺曾經的國民小車排名較之上月再下一名。一方面,如海鷗、星愿確實給到它明顯壓力,市場份額受到一定侵占。另一方面,四門版車型上市后銷量已得到釋放,這兩個月出現一定回落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即便如此,它的銷量成績依然還算不錯,這也體現出入門電車市場之火爆。
此外,小米SU7當月銷量再次出現下滑,已跌至第八位。顯然,YU7的上市對SU7還是產生了一定影響。實際上,僅有一款在售車型的小米,遇到此情況也屬正常,畢竟在國內市場SUV確實受眾相對更多。當然,6月份小米SU7超過2萬輛的銷量其實已算不錯,至少前段時間的眾多負面也并未對其銷量產生真正影響。
看完一眾新能源車型,我們再看看傳統燃油車。6月份進入轎車榜單前十的燃油車型共有三款,分別為排名第六的朗逸、第七的軒逸以及第十的豐田凱美瑞。
其中,軒逸與朗逸算得上“最能打”的油車,基本每月都榜上有名,但這其實也是因為“以價換量”策略帶來的高性價比。作為曾經轎車領域的佼佼者,它們在面對新能源沖擊時,想要穩住市場份額,除了降低售價,實在也別無他法。
而排名第十的豐田凱美瑞,盡管排名不算特別優秀,但要知道現如今中型轎車競爭壓力非常大,各大新能源品牌都將其列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此前提下,還能連續兩月保持進入榜單前十,豐田凱美瑞的成績倒顯得有些珍貴。
車動力說:很顯然,如今的轎車領域早已被新能源充斥,燃油車所面臨的壓力巨大。特別是圍繞新能源智能化所展開的新一輪競爭已拉開序幕,這還將進一步擠壓傳統燃油車市場份額。面對此情形,它們又該如何應對?車動力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