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收拾老屋時,我從蒙灰的餅干盒里摸到了它——摩托羅拉C350銀灰色機身早已泛黃,可那枚棱角分明的"M"標志依舊倔強地發亮。2003年的蟬鳴聲突然穿透十多年的時光,在耳畔震耳欲聾。
充了電,還可以開機,保養的不錯吧!
背部右下側是喇叭,是不是有點夸張?
一、掌心里的彩虹
當時柜臺里清一色黑白屏手機中,這款4096色STN彩屏機像顆跳跳糖般扎眼。96x65像素的屏幕雖不及如今指甲蓋大,但第一次看到幾米主題的蝴蝶動畫在1.5英寸的方寸間翩躚時,我甚至屏住了呼吸 。直板造型的塑料后蓋帶著細微的磨砂感,握在手里輕得像片梧桐葉,80克的重量總讓我擔心它會從校服口袋滑落 。鍵盤區波浪形凸起的按鍵被同學戲稱"鋼琴臺階",每次按動時透出的幽幽藍光,總讓我想起深夜補習回家路上踩碎的月光。
相當小巧玲瓏的身材
二、笨拙的智能萌芽
長按導航鍵喚醒的WAP瀏覽器,曾是我們窺探世界的窄門。每月5元10M流量包,足夠下載十首16和弦鈴聲,《東風破 》的電子音在教室后排響起時,教導主任永遠分不清是手機還是電子詞典在響 。最驚喜的是發現長按""鍵能激活錄音功能,我偷偷錄下暗戀女生在合唱團領唱《七里香 》的聲音,這段3分20秒的音頻至今還在舊電腦里,帶著電流雜音卻比任何高清錄音都鮮活 。